上海的气候、土壤和环境,都能叫人变得精明。但,越是精明的上海人,就越是痛苦,由于上海这地方除去空气和甜言蜜语是不收费的,任何东西都非常贵。
上海人的恋爱不可以只有甜言蜜语,没实质付出都是瞎扯。
上海是一个极具消费性格的城市,因为长期遭到欧风美雨的浸淫,这个城市的小资情调比什么城市都重,可以说是深入骨髓。这就造就了一大量在消费观念上前卫而时髦,讲究精致的生活享受和品味的年轻人男女。这部分人崇洋心理比较紧急,这种洋倒不完全是指海外的商品,而是那些符合国际审美标准和情趣,在包装、口味、名字上皆非常洋气的商品。
所以上海人的平时生活消费较全国都要高上一截,从出生到上学、工作、找对象、结婚都是奢侈的。任何地方都张着嘴等着你的银子。那种只有牵手、KISS,而没哈根达斯的恋爱,绝对不会发生在上海。
往大说,就上海房产而言,2006年上海中心商铺上市相对增多,包含国际丽都黄金走廊、大众金融大厦、旺角广场、百酷时尚广场、城隍布庄等市中心商铺。其中,依托成熟商圈进步起来的商铺更受市场关注,如南京西路商圈的国际丽都公馆以30501元/平米的成交均价成为12月的单价冠军。同时,淮海路商圈等几个主要商圈在2005年12月的销售数字也创下新高。
上海的个人产品住房价格在近2年内一路攀升,一举超越北京、广州,稳坐第一交椅,给高消费之都增加了一个超重量级的砝码,不少生活在上海的人为此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往小了讲,上海青年的平时消费习惯,对价格敏锐度减少,更重视的是品牌、舒适程度和生活方法,与爸爸妈妈辈相比具备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。
上海这个超级时髦消费之都,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超级前卫美女。这类婷婷玉立、丰姿优雅的上海小妞们个个打扮入时,善于消费。她们从一生下来就决定要为上海的商业经济贡献毕生的财力,同时也贡献自己父亲和老公的毕生财力。这也致使了上海男性的另一面精打细算,精明能干 养一个自己喜欢的女性困难。
当然,更不是上海男性就不消费,他们也有自己的各种需要。在如此一个城市,恐怕在公共卫生间进行个最简单的 仪式,还要1个大洋(而其他城市的公共卫生间都已取消收费)。上海人的精明培养有劳于此,难怪只须公交车不开空调,乘车人都会少付一个硬币,但大多状况下是,不管需要与否,空调都开着,浪费于此。管中窥豹,想想每晚灯火辉煌的上海夜色,可谓名副其实啊。
在上海,高消费人群的比率正在飞速上升。就现在情况,20%的高消费人群是外籍人士,80%则是中国人,而其中当地与外省市消费人群的比率相当。
是时髦引领着消费,还是消费制造了时髦?大家不想太过较真儿,只不过当大家把上海的阳光和月色交织起来,忽然发现,消费,悄悄地改变了大家的生活。这个年代上海人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,80年代生的独生子女正步入消费年龄,他们更倾向烧钱而不是存钱。
[1] [2] 本文导航 第1页:整理十大叫人郁闷城市第2页: